從相殺到相愛
“我嗑到了騰訊和愛奇藝的CP。”
作為行業(yè)頂尖的視頻平臺,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“相愛相殺”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。好事者稱之為“鵝(騰訊)桃(愛奇藝)虐戀”。
當尖叫之夜盛典舉行之時,愛奇藝高呼“夏天回來了”,騰訊視頻反手就發(fā)了句“睡不夠覺是什么體驗?就會大冬天的以為夏天回來了”。
當愛奇藝的《青春有你》節(jié)目組提到“請大家一起吃燒鵝”,騰訊綜藝立刻就附上了“爛桃不可吃”的科普視頻。
當愛奇藝《青春有你2》公開主題曲《YES!OK!》,騰訊視頻則以“no,thanks”為開場白奉上同為選秀綜藝的視頻《創(chuàng)造101》……
類似的暗戳戳互懟實在太多,粉絲看不過眼,給它們建立了“鵝桃CP”超話。
如果說上面的暗流涌動只是輕飄飄的互動,那下面這個消息則是更深層次地加重了它們的羈絆。
6月16日,騰訊要入股愛奇藝的新聞,宛若一顆重磅炸彈,炸翻了整個文娛市場。
據媒體報道,騰訊控股已與擁有56.2%愛奇藝股權的百度進行接觸,商討收購愛奇藝股份的相關事宜。
消息一出,愛奇藝的股價立刻暴漲44%。
可以預見,一旦交易達成,整個視頻戰(zhàn)場都將掀起一陣颶風。騰訊視頻和愛奇藝,也將在這片土地上所向披靡。
騰訊的算盤
騰訊為什么看中了愛奇藝?
首先,互聯網的老大和老二聯手已經成為市場發(fā)展的必然結果。
比如58同城和趕集網、大眾點評和美團、去哪兒和攜程……
當整個市場發(fā)展到一定階段,集中效應愈發(fā)明顯,企業(yè)就會選擇用合作的方式來減少內耗,增強競爭力。
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合作之后,就能夠加強影視內容購買的話語權,壓價版權方。并且豐富內容庫,加深護城河。
這對于騰訊視頻來說,實在劃得來。
其次,這是騰訊豐富新文創(chuàng)戰(zhàn)略的關鍵步驟。
騰訊的新文創(chuàng)戰(zhàn)略由原來的以IP為核心的“泛娛樂”戰(zhàn)略升級而來。
騰訊有多重視這個戰(zhàn)略呢——馬化騰談到,內容產業(yè)是騰訊在通信社交、“互聯網+”以外,唯一一個下場自己做的業(yè)務。
為了更好地布局,騰訊構建起了包含游戲、網絡動漫、網絡文學、影視、電競在內的泛娛樂業(yè)務矩陣,還有兩個控股的獨立上市公司,閱文集團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。
入股愛奇藝,想必會讓騰訊的視頻版圖錦上添花,有助于夯實新文創(chuàng)戰(zhàn)略。
另外,愛奇藝本身也是值得入股的優(yōu)質資產。
從綜藝方面來看,愛奇藝的《偶像練習生》開創(chuàng)了偶像選秀的先河,《奇葩說》成為了現象級IP,播出六季仍然熱火朝天。
從劇集來看,2019年連續(xù)劇有效播放前20榜單中,愛奇藝播出的劇集占了18部。
放在相親市場里,愛奇藝也絕對是個膚白貌美的A級對象,誰又能不心動呢?
愛奇藝的困境
對于愛奇藝來說,與騰訊合作是一筆不錯的買賣。
愛奇藝創(chuàng)始人龔宇曾這樣說道:“長視頻行業(yè)就是個有錢人的游戲,有錢就玩,沒錢就自動退出。”
事實證明了他的話語。
這幾年以來,愛奇藝就宛若一個燒錢的巨獸,在虧損的路上狂奔。
從2015年到2019年,愛奇藝的虧損持續(xù)擴大,分別為25億、30億、37億、91億、103億。
一方面,居高不下的版權成本成為了愛奇藝夜夜輾轉反側的原因。另一方面,會員收入和廣告收入的疲態(tài)漸顯更讓愛奇藝心力交瘁。
最近四個季度,愛奇藝的廣告收入增速分別為16%、-14%、-15%、-27%,一路向下。最近三年,愛奇藝的用戶付費率分別為12.06%、15.69%、17.88%,增長勢頭有所下滑。
而且,會員收入和廣告收入是此消彼長的關系。用戶如果成為會員了,自然不會再看到廣告。這對于愛奇藝來說,是個無解的難題。
為了謀求更多元的盈利方式,愛奇藝開發(fā)了超前點播模式。
然而這一模式受到了不少網友的抵制。新浪四川和央視青年曾在微博發(fā)起關于超前點播的投票,大部分網友都選擇不會購買這一服務。
之前一律師,因為不滿這一服務,甚至將愛奇藝告上法庭,并勝訴。
愛奇藝這幾年一直掙扎在賺錢和虧錢的漩渦中。與騰訊合作,說不定能讓它“逃出生天”。
城中桃李愁風雨,春在溪頭薺菜花
視頻戰(zhàn)場沒有絕對的贏家。
前有優(yōu)酷、芒果TV和B站的堵截。
優(yōu)酷作為阿里大文娛旗下的重要力量,在視頻發(fā)展的草莽時期就已經是冉冉升起的新星。它的輝煌歷史,足以讓視頻平臺們慨嘆。
芒果TV作為一家能夠實現盈利的視頻平臺,與湖南衛(wèi)視深度綁定,每年都享用著“近水樓臺先得月”的優(yōu)質資源。
B站作為年輕人的根據地,大量的UGC內容讓它鶴立雞群。光是用戶的死忠程度,就足以讓其他視頻平臺眼紅。
后有字節(jié)跳動的“追逐”。
字節(jié)跳動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殺入長視頻戰(zhàn)場。
2018年,旗下的西瓜視頻宣布砸入40億進軍自制綜藝領域。
今年春節(jié),一部《囧媽》震驚四座。此外,西瓜視頻還買下了英劇《德古拉》,與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。
因為免費、無廣告,西瓜視頻成為了廣大下沉市場人群的最愛。
內憂尚存,外患不斷。
現如今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基本到頂,互聯網公司所要爭奪的不再是增量市場,而是存量市場。
用戶一天只有24小時,時間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。
一個不爭的事實是,網友的注意力正在被短視頻搶走。
極光大數據顯示,移動用戶人均App每日使用時長中,即時通訊第一名,為22.8%,短視頻APP第二,達到了21.1%。視頻則維持在10.4%。
城中桃李愁風雨,春在溪頭薺菜花。就在視頻平臺還在發(fā)愁風雨侵襲的時候,短視頻平臺早已遍布春意。
這叫視頻平臺如何安睡呢?
互聯網的舞臺上,企業(yè)稍不注意便可能被搶去“C位”。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的聯合出擊,宛若引吭高歌,能夠牢牢吸引住觀眾的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