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森林狼、太陽、雄鹿再到黃蜂,又有NBA球隊老板在出售球隊。
據知名NBA記者沃納羅斯基(人稱沃神)爆料,現任夏洛特黃蜂隊老板邁克爾-喬丹有意出售球隊,但這名NBA名宿并不會完全退出股東行列,很可能成為一個小股東繼續(xù)參與其中。
【資料圖】
沃神補充道,喬丹有意將大多數股權出售給由夏洛特黃蜂隊小股東加布-普洛特金和亞特蘭大老鷹隊小股東里克-施納爾領導的財團。
資料顯示,喬丹在2006年首次購買了夏洛特黃蜂隊的少數股權,當時是該隊名稱仍是“夏洛特山貓隊”。喬丹成為球隊的第二大股東,僅次于當時的老板羅伯特-路易-約翰遜。2010年2月,喬丹作為大股東完成了球隊收購交易,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擁有NBA球隊的NBA球員。
回顧近兩年,許多NBA球隊老板紛紛在“高位套現”。NBA現有的9年240億美元轉播合同將在2024-25賽季后到期,如今NBA仍然在為下一份天價合同做努力。因此這份轉播合同也成為了許多NBA球隊老板在談判桌上“喊高價”的底氣。
在上個月雄鹿隊老板馬克-拉斯里以35億美元的估值將球隊出售,2022年12月馬特-伊什比亞以40億美元收購太陽隊。值得注意的是,雄鹿隊和太陽隊最終的收購價格遠高于福布斯的估值,后者當時在福布斯的估值為27億美元,而最終成交價格為40億美元。(往期文章:龍?zhí)浊騿T40億刀買下太陽隊,兩點令投資NBA穩(wěn)賺不賠)
鑒于目前NBA球隊的增長潛力,美媒預測如今夏洛特黃蜂球隊的估值約為20億美元。假設按照2.75億美元的投入和20億美元的回報來算,喬丹在這短短十多年間賬面盈利金額為17.25億美元(約為118.9億元人民幣)。
“曲折”的球隊歷史也許是NBA球迷對夏洛特黃蜂的第一印象。
將時針撥回到1988年,當時夏洛特黃蜂正式成立。在剛建隊的時候黃蜂隊成績并不如意,但到了1992年開始隨著拉里-約翰遜以及“鐵血硬漢”阿朗佐-莫寧加入球隊,他們與泰隆-博格斯一起組成了黃蜂隊三叉戟后,球隊戰(zhàn)績才逐漸有了起色。
在后來的1995至2001年間,黃蜂隊在格倫-萊斯以及拜倫-戴維斯等球員的帶領下多次打出精彩表現,距離2001年東部決賽甚至僅一步之遙,可惜后來球隊還是未能更進一步。
到了2002年,夏洛特黃蜂搬遷至新奧爾良時,正式改名新奧爾良黃蜂。由于夏洛特地區(qū)的空缺,隨后NBA聯盟批準夏洛特地區(qū)籌建一支新的球隊加入。當時包括“大鳥”拉里-伯德率領的財團均有意競標,最終勝出的是美國黑人企業(yè)家、黑人娛樂電視臺創(chuàng)始人羅伯特-路易-約翰遜。
由于“黃蜂”的名稱已經在新奧爾良手上,夏洛特這支新球隊只能另起名稱。經過多重考慮后,最終夏洛特這支新球隊被稱為“夏洛特山貓”,從2004年開始征戰(zhàn)NBA。
伴隨新奧爾良黃蜂在2013年4月改名為新奧爾良鵜鶘,黃蜂隊以及原夏洛特黃蜂在1988年至2002年的NBA記錄,也順利“物歸原主”。從2014-15賽季開始,“山貓”的名稱正式作古,夏洛特黃蜂開始回歸。
從前文的簡單回顧來看,比起湖人和凱爾特人這些傳統豪門球隊,夏洛特黃蜂的球隊歷史并不輝煌。相反這支球隊的“曲折”歷史,也讓不少球迷感到有些“陌生”。加上同城的NFL球隊卡羅來納黑豹成績比起黃蜂隊要更優(yōu)秀,前者多次晉級NFL季后賽并曾拿下過6個分區(qū)冠軍以及2個國家聯會冠軍。
此外,小球市的“通病”使得黃蜂難以吸引大牌球星的加盟,球隊只能通過自己的選秀培養(yǎng)球員。然而眾所周知黃蜂多年來的選秀眼光并不靈驗,所以基本都是處于聯盟倒數的位置。
因此,在戰(zhàn)績低密、球迷群體以及小城市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夏洛特黃蜂的關注度并不高,如此循環(huán)往復夏洛特黃蜂未能步入上升的軌道,形成了惡性循環(huán)。
但隨著喬丹在2006年開始成為球隊的小股東,這一切都發(fā)生了微妙的變化。不少黃蜂球迷將球隊的崛起希望寄托在了“籃球之神”的身上。
2006年,作為NBA巨星的喬丹成為了球隊的第二大股東,僅次于當時的老板羅伯特-路易-約翰遜。2010年,喬丹以球隊大股東的角色完成了收購,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擁有NBA球隊的NBA球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喬丹在2010年完成交易時“僅”付出了2.75億美元。根據福布斯公布的2022年NBA球隊估值榜單顯示,夏洛特黃蜂隊以17億美元的估值排在聯盟第27位,每年運營收入可達9400萬美元。
自從喬丹入主黃蜂后,不少黃蜂球迷便期待這名在球場上大殺四方的NBA巨星能夠為球隊帶來質的改變。但事實上,喬丹通過實際行動證明作為球隊管理層,他的能力并不如他在球場投中那些絕殺球時出色。
自從2006年來,這支球隊在球場上的實力并沒有得到太大提升。常年處于樂透區(qū)的黃蜂隊多次證明了自己選秀的“毒辣”眼光——自2011年至2019年間,黃蜂手握八個樂透簽,僅有肯巴-沃克一人打出成績并入選全明星。而喬丹面對自己欽點的沃克卻不肯花錢續(xù)約,只能目送后者離開。
球隊多年來的“騷操作”并不在少數,這反而制造了諸多“梗”,為球隊帶來了不一樣的關注。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“喬丹流淚”的表情包,成為了許多球迷聊天斗圖的談資。
在球隊戰(zhàn)績方面,黃蜂隊自2006年以來僅有三個賽季晉級季后賽,而這三個賽季均遭遇“一輪游”。本賽季至今,黃蜂以22勝49負排在東部第14位,當家球星“三球”拉梅洛-鮑爾還遭遇踝關節(jié)賽季報銷,因此球隊基本無緣季后賽。
多年來球隊戰(zhàn)績無起色并看不到未來,成為了影響喬丹出售球隊的關鍵因素,畢竟職業(yè)體育還是要以成績說話。筆者認為也許喬丹出售黃蜂也許并不是壞事,一方面兩者經過十多年的合作,球隊戰(zhàn)績并無起色,也許真的該到了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刻了。另一方面,喬丹也在黃蜂身上獲得了巨額的投資回報。
因此,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“分手”還算體面。況且喬丹并不是完全退出股東行列,而是從大老板轉變成小老板,這也意味著“籃球之神”對于NBA球隊的未來發(fā)展依然保持著積極的態(tài)度。
事實上盡管大家都知道喬丹“有錢”,但比起其他NBA老板,喬丹的身家還遠遠排不上號。根據福布斯在2022年10月公布的美國體育最有錢球隊老板榜單中,快船老板鮑爾默以780億美元高居榜首,前三位上榜的老板身家都超過150億美元。
作為對比的是,喬丹目前的身家僅為20億美元。比起這些NBA中的這些“大鱷”,喬丹還只是一條“小魚”。受限于僅有的資產,這就意味著喬丹不可能會砸大錢提升球隊實力,最終導致黃蜂只能常年游走于聯盟倒數的位置。
但不得不承認的的是喬丹在商業(yè)上的賺錢能力。除了投資NBA球隊收獲豐厚回報外,喬丹最被球迷所熟知的是其與耐克合作的Jordan品牌。數據顯示,Jordan品牌在2022財年收入高達51億美元。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,喬丹本人可以從銷售額中獲得5%的分紅,換言之喬丹去年從耐克手中獲得了約2.561億美元的收入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的銷售分紅比喬丹本人在NBA職業(yè)生涯的總薪水還高出兩倍。據統計,喬丹在NBA所獲得的工資總額為9000萬美元。而Jordan品牌在過去五個財政年度的收入為194億美元。
按照5%的銷售分紅計算,過去5年喬丹從耐克手中獲得了9.7億美元的收入。Joran品牌的成功,也讓喬丹以33億美元的總收入成為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運動員。若喬丹成功出售黃蜂隊大多數股權,那么他的總收入將再踏上一個臺階,繼續(xù)在世界體壇遙遙領先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