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你看到一只蜥蜴在用四肢優(yōu)雅地步行時,一定難以想象到它逃跑時的樣子。
? | Giphy
(資料圖片)
如圖中所示,當(dāng)蜥蜴遇到危險時,就會忽然直立起身子,用兩條腿拼命奔跑!看起來就像是會輕功!而它們跑步時奇特的姿勢,也贏得了“動物界自行車”的稱號。
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,蜥蜴離譜的跑步姿勢得到了不少關(guān)注,它看起來奇特又好笑,而且通過這種雙腳奔跑,蜥蜴真的可以“輕功水上漂”!
這蜥蜴怎么會輕功?。縷 Giphy
在我們普遍的認知里,四條腿的動物們往往比兩條腿的動物跑得更快。比如獵豹短跑的速度可以達到100千米/小時,一些犬類的速度可以達到70千米/小時,就算是一只家貓,它的最快速度也可以達到40千米/小時。而人類,就算是最快的短跑健將博爾特,他百米跑9秒58的成績換算下來也只是約38千米/小時。
多兩條腿,似乎真的能跑得更快。科學(xué)家也用物理和數(shù)學(xué)模型推測了這一點,他們認為,在動物跑步的過程中,腿部都會經(jīng)歷能量損耗,而如果多一條腿,就意味著有更多的腿來補償損耗的能量。這樣,跑步時會更加穩(wěn)定。
獵豹腳著地時有多只腳為其分擔(dān)壓力。| Giphy
不過,跑步時受到的影響往往很復(fù)雜,也不僅僅由腿的數(shù)量決定。研究中也提出了其他的,比如體重、腿的生理學(xué)形狀等。而這一點也正是在蜥蜴這里得到了證實。
蜥蜴有四條腿,但為什么跑步時卻放棄了自己的前腿,只用兩只后腿跑步呢?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,研究者們抓了16種蜥蜴回到了實驗室,把它們放在跑步機上練跑步。還把這個過程拍攝了下來,方便進一步觀察。
這路有點燙腳啊。| 圖源網(wǎng)絡(luò)
有人曾經(jīng)提出,蜥蜴可能有特殊的身體結(jié)構(gòu),用兩條腿跑步會比四條腿更快。但研究者很快否認了這一點,在看過視頻后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蜥蜴就算兩條腿跑得再怎么快,應(yīng)該也比不上四條腿一起跑。而且兩條腿需要承受的壓力會多很多。
最終,他們認為,蜥蜴可能是被逼無奈,被迫用兩條腿跑路的。
在它們高度奔跑時,突然升高的加速度會讓蜥蜴的重心后移到臀部,讓它們被迫抬起兩條前腿開始沖刺。這種感覺就像是騎著摩托車加速時,前輪忽然抬起來了!
蜥蜴也是被迫雙腿跑路的!| Giphy
事實證明,就算是1億年前的蜥蜴,也不得不受到物理學(xué)規(guī)律的制裁。古生物學(xué)家在化石中發(fā)現(xiàn)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蜥蜴腳印,還在這附近發(fā)現(xiàn)了翼龍的足跡。
這說明當(dāng)時這只蜥蜴可能正在被翼龍追殺,而科學(xué)家同時也驚訝的發(fā)現(xiàn),在這個時候,蜥蜴就已經(jīng)開始用兩條后腿跑路了。
不僅發(fā)現(xiàn)了蜥蜴的爪子化石,還看懂了它們是怎么跑路的。| 參考資料[2]
而會“輕功水上漂”的蛇怪蜥蜴結(jié)構(gòu)更特殊。這種蜥蜴踩水時,腳會向下將水推離腳底,腳底和水面之間形成了一個空腔,在空腔閉合之前蜥蜴就會迅速換腳。
除了支撐身體向前跑,蛇怪蜥蜴的腳還會產(chǎn)生其他方向的作用力,保持身體平衡。研究者說,你可以把這個過程想成“騎自行車”,當(dāng)你持續(xù)踩動踏板的時候,就會平穩(wěn)地行駛過去。
但如果停下來,就會立刻摔倒,蜥蜴在水面的前進也是如此。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蜥蜴在水面上走,會感覺“燙腳”的原因吧。
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輕功水上漂。| Giphy
除了會兩只腳在地面上奔跑之外,蜥蜴其他的奇怪行為也引起了科學(xué)家的注意。比如:為什么蜥蜴要做俯臥撐???
研究者就觀察到,蜥蜴會支起前爪做出“俯臥撐”的場面,對有些蜥蜴來說,它們每個早晚都要堅持這種行為。難道蜥蜴界也開始“卷”身材了?
不過根據(jù)研究證明,這種“俯臥撐”其實是一種交流方式,是蜥蜴在用行動告訴其他競爭者:“我很強,不要靠近。”,并且還可以用來宣誓自己的領(lǐng)土主權(quán)。
蜥蜴做俯臥撐其實是在和你說話。| Giphy
這種通過視覺信號來交流的方式,其實就和我們說話一樣。而蜥蜴可能就是這方面的語言大師。比如有些蜥蜴就不會做俯臥撐,而是晃動下巴附近的喉扇,就像是揮動著旗幟一樣。它這樣是為了告訴你“今天挺開心”或者“看我好看不!”
總而言之,當(dāng)我們開始了解關(guān)于蜥蜴的一切,會發(fā)現(xiàn)在它們“冷血動物”的外表下,其實藏著一些十分有趣的行為,它們甚至可以用這些行為來和你對話。
當(dāng)你覺得蜥蜴很高冷的時候就可以看看它跑步。
封面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
參考資料:
[1] Günther, Michael, et al. "Rules of nature’s Formula Run: Muscle mechanics during late stance is the key to explaining maximum running speed."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523 (2021): 110714.
[2] Lee, Hang-Jae, et al. "Lizards ran bipedally 110 million years ago."Scientific Reports8.1 (2018): 1-7.
[3] Clemente, C.J., Withers, P.C., Thompson, G., Lloyd, D. (2008). Why go bipedal? Locomotion and morphology in Australian agamid lizards.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, 211(13), 2058-2065.
[4] https://www.nationalgeographic.com/animals/article/news-jesus-lizards-basilisks-walk-water
[5] Peters, Richard A., and Terry J. Ord. "Display response of the jacky dragon, Amphibolurus muricatus (Lacertilia: Agamidae), to intruders: a semi‐Markovian process."Austral Ecology28.5 (2003): 499-5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