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阿膠虐我千百遍,我待阿膠如初戀,下一步補倉點26?!?月25日一早,股民在東阿阿膠(000423.SZ)討論區(qū)如此調侃。
彼時深成指數(shù)正大幅震蕩,單日從10840點下墜10.79點,降幅達到3.5%;同期東阿阿膠股價從30.36元/股大幅下滑至28.51元/股,降幅高達8.11%。那態(tài)勢像是一批披著驢皮的野馬,朝著“綠油油”的草原飛馳去,兩天后達到年中最低點27.6元/股。
補倉點位近在眼前,即刻有人回復“感覺你能求錘得錘?!?/p>
拉長視野,如此境遇是可以預見的:四個月時間,其市值從開年的324億元一路下滑至眼下不足200億元,跌幅達到40%。
即使2021年和今年一季報營收與凈利潤“雙增”,可還是沒能根本上扭轉頹勢,為何賣了那么多年的補藥,自己反倒氣血兩虛了?
2019年“企業(yè)加價,渠道囤貨”的游戲破產后,東阿阿膠推著“減產”和“去庫存”并舉的方案向前跑;前后一年的時間,終于把滿倉的庫存跑干凈了,也丟掉不少積攢多年的“家底兒”。
曾幾何時,東阿阿膠也有“中藥茅臺”花名,有機構甚至給出其市值必將突破千億的判斷,直接對標“中藥龍頭”片仔癀(600436.SH)。奈何驢皮終究不是酒糟,釀不出千億市值的神話;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后,東阿阿膠尚未恢復元氣。
為了順應新環(huán)境,東阿阿膠重置了初始形態(tài)。對比市值2.28萬億元的茅臺與1829億元的片仔癀,從頭開始的東阿阿膠差距越來越明年。
關于這家公司的故事,轉折點還要追述到2020年初。在那之前,東阿阿膠處在“秦玉峰時代”。
自2006年正式執(zhí)掌權杖后,秦玉峰在竭盡全力包裝產品——張嘴就是阿膠與人參、鹿茸并稱“中藥三寶”,抬手就將《本草綱目》翻到關于阿膠功效那一頁。男有茅臺玉池瓊漿,女有阿膠氣血雙充……凡此種種,甘之如飴。
對產品的無限期待,會帶來對原材料的來源“潔癖”。其官網首頁左側最先被介紹的是“東阿水”,“視質量如生命”的表述也會著重提出,核心原料驢皮更是決心自己圈養(yǎng)黑驢取皮。阿膠全產業(yè)鏈在手,輕松掌握核心科技。
為匹配心中價值座次,秦瞄準茅臺風格,漸次抬高產品價格。
有機構統(tǒng)計,從自其上臺至2020年,東阿阿膠累計提價18次,頻繁時一年多次提價,250g規(guī)格產品從35元/盒一路飆漲至774元/盒。同是提價,片仔癀把市值提升到千億之上,憑什么東阿阿膠就不行?
渠道商以為判定了形勢,開始大規(guī)模囤貨,享受漲價的紅利。
奈何釀造陳壇老酒需要五十年,可是阿膠連五年也敵不過。過了這五年的保質期,泡沫終究還是隨著產品腐朽。于是在2019年阿膠堆滿了企業(yè)的貨柜,兩年多賣不出去的舊貨比比皆是,一切在2020年達到頂峰,曾經的生意邏輯破產了。
不過2020年初,故事有了新枝節(jié),秦玉峰退休,攤子丟給了“擺渡人”華潤系韓躍文開始加速清貨。
打折與促銷,帶走了庫存壓力,也帶走了利潤空間,好在兩年的時間總算熬過最困難的時期。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,東阿阿膠已經實現(xiàn)凈利潤回正。雖然年末扣非凈利潤仍虧損0.39億元,但轉年后38.49億元的營收規(guī)模與3.59億元的扣非凈利潤,分別增長12.89%與992.97%。
今年初,韓躍文辭去董事長職位,原總裁高登鋒接過帥位。4月29日發(fā)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,東阿阿膠營收8.9元億和扣非凈利潤0.92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1.4%與104.9%。新的管理團隊表現(xiàn)不錯,好轉勢頭仍在繼續(xù)。
如此大規(guī)模增長,招來眾多質疑。翻江倒海甩掉的存貨是不是太多了?管理層“走馬燈式”更替能確保長期穩(wěn)定嗎?一個大尺度的虧損后咋就有了更大尺度的增長?這是不是“業(yè)績洗澡”?
也有很多人為此叫好。
畢竟定價體系穩(wěn)定了,也就給渠道商吃下了定心丸;或許新階段東阿阿膠的生意還會很難做,可是現(xiàn)有團隊的強大執(zhí)行力足夠讓人放心。無論如何,阿膠還是原來的配方,還是熟悉的味道,繼續(xù)賣就是了。
“現(xiàn)在的阿膠公司就是一個新公司,全新的公司,以前的任何經驗套在現(xiàn)在都是錯的”。人們相信,東阿阿膠會在重新尋找價值區(qū)間,市值下滑只是階段性的情況;至于什么時候能到盡頭,股市的下行與自己的沉降哪個先觸底,誰都沒了把握。
管理層也不著急。放著股價不斷下行,一直沒有新動作。利潤回正后,似乎就沒了回購股票的意義。或許在管理層看來,東阿阿膠還在尋找合適的位置。讓子彈飛一會兒,還來得及。
標的貶值,很多人習慣甩鍋給大勢。畢竟截至目前,深成指全年已經下滑28.84%??墒枪蓛r接近腰斬時,再歸因于此就不負責任了。
“在明代記錄商業(yè)史的目錄對阿膠的商業(yè)流通有詳盡記載,阿膠當時每市斤課稅銀一錢六分,按當時稅收慣例,流通稅占到銷售額的1/20,推算阿膠價格大致為每市斤三兩二錢白銀,折算到現(xiàn)在相當于每市斤4000-6000人民幣。”
這是2020年之前,秦玉峰為東阿阿膠劃定的前景,當時這被稱為阿膠“價值回歸”。要知道,按照目前藥材批發(fā)的市價,阿膠僅為400元/市斤,通過抬價至少能夠實現(xiàn)10倍增長,這也正是各方判斷東阿阿膠市值破千億的信心來源。
或許成為增加產能,主動貼近大眾市場的“茅臺”并非初衷;秦玉峰要的是放棄低消費力用戶,只為高凈值用戶供貨的“LV”。
理論上,這行得通。畢竟在中藥典籍中,阿膠的聲譽排在前列。
強如片仔癀,也只偏安“福建三寶”一隅;云南白藥不過位列國家一級保護中藥“之一”;談氣血雙補,還看東阿阿膠。
“品牌力、產品力、渠道力等消費品核心因素依然是保健品企業(yè)的重要考量?!眹?lián)證券選擇將品牌力放在第一位,指明了東阿阿膠的發(fā)展模式,離不開昂貴的品牌營銷費用投入。公開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2年后東阿阿膠年均銷售費用率為26.45%,2006-2019年整體投入高達125.27億元。
COACH、Prada、Zegna……都可以打折,LV不行;什么都能倒,品牌絕對不行。
不過在提升周轉效率以清空庫存的路上,打折成為繞不過去的一環(huán)。曾有媒體前往東阿阿膠專營門店探訪,2296元/斤的標價可以按照1780元/斤的價格販售,降幅達到22.5%。
這些折扣,很快轉化為推動銷量的原動力,將積壓的產品轉化為口袋里的現(xiàn)金;應收賬款也在2019年達到峰值后逐步回落,進一步提升了安全系數(shù)。
只是一輪打折清庫存的傾軋中,渠道非理性囤貨行為被掃清,阿膠高端的產品形象也被打碎。管理層并沒有補充營銷費用以繼續(xù)維持高端品牌調性。
如果無法成為LV,退而次之的想法顯得非常僥幸。
畢竟在氣血雙補的路上,市場還有九芝堂(000989.SZ)、同仁堂(600085.SH)、太極集團(600129.SH)的阿膠作為替代品;拓展到更大的保健品市場中,東阿阿膠很可能被淹沒。要知道,將經營范圍劃定在“保健品、保健食品”領域的企業(yè),國內已經超過362萬家。
做不了高端,品牌影響力下降,企業(yè)價值已經折損;不過很遺憾,阿膠仍是這家公司最拿得出手的武器。2021年年報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阿膠及系列產品的營收為33.95億元,整體占比為88.2%,其他藥品及保健品、毛驢養(yǎng)殖及銷售剛過10%,顯然沒有更好的增長曲線。
沒了漲價的期待,清庫存壓縮品牌價值,企業(yè)又找不到新的窗口彌補損失,如此的東阿阿膠還能有多少想象空間?
再看宏觀市場,其實并不缺少樂觀信息。
參考觀研報告網發(fā)布《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競爭態(tài)勢研究與發(fā)展戰(zhàn)略分析報告(2022-2029年)》,保健視頻行業(yè)市場規(guī)模始終維持著穩(wěn)定增長的趨勢,預計2022年行業(yè)規(guī)模將突破2100億元。
另據(jù)中原證券報告數(shù)據(jù),中國保健品消費主要集中在華東、華南等經濟發(fā)達省份,人均消費僅為美國的1/10,日本的1/7。如果華北、中西部地區(qū)人們生活水平與健康訴求同步提升,企業(yè)將會獲得更多機會。
如此明顯的市場,東阿阿膠早已虎視眈眈。早在2021年初的工作會議上,高登鋒就曾提出2025年成長計劃——實現(xiàn)主業(yè)收入80億元、爭取突破100億元目標。手里還有海龍膠口服液、金絲棗,以及面部護理用品等儲備,至少算是彈藥充足。
更關鍵的是,管理層意識到銷售費用的重要性,2020年相關費用降到低點后,2021年開始提升整體投入,2022年一季度銷售費用達3.61億元,同比大漲67.24%。
比不了競爭對手的慷慨,追趕片仔癀仍然遙遙無期,不過回到曾經“給品牌花錢”軌道,如此亡羊補牢總是好的。
一季度財報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(xiàn)金流量凈額為4.47億元,同比下降59.54%,可見大規(guī)模出貨已經接近尾聲,到了穩(wěn)步經營的時候。只是這一切來得及嗎?下滑的趨勢能夠即刻停止嗎?這需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。
短期來看,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目前二級市場仍然處于震蕩階段,形勢尚未明朗;況且在投資人普遍看空以阿膠為代表的保健品賽道,在東阿阿膠下滑的時候,同仁堂、太極集團與九芝堂等廠商同樣未能幸免,誰也不清楚市場何時能夠重建信心。
即使信心恢復了,市場回來了,誰又能斷言,那些增長都會成為東阿阿膠的囊中之物?
參考前瞻產業(yè)研究院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,就在東阿阿膠震蕩調整期,同樣來自東阿鎮(zhèn)的福牌阿膠快速成長:2019年東阿阿膠在阿膠市場占有率為61.3%,到2020年市場份額而下降到49%;同期福牌阿膠的市場份額從16.53%,快速增長至30%。
一升一降之間,而這差距逐步縮小。
雖然2021年市場數(shù)據(jù)沒有發(fā)布,但是東阿阿膠與福牌阿膠年產量均已超過5000噸,產能合計超過全國阿膠產量的70%,同處行業(yè)第一梯隊。曾經的“橫推八百無對手”,如今與曾經的“小弟”平起平坐,落差感只有東阿阿膠能體會。
其實趁著東阿阿膠進入調整期快速拓展市場的,何止福牌阿膠一家,其他廠商的紛紛崛起,客觀上加劇了企業(yè)競爭的激烈程度。維持市場格局,絕對不能落后于競爭對手??墒钦谥饾u恢復元氣的東阿阿膠能夠跟上節(jié)奏嗎?
如此看來,氣血兩虛的其實是東阿阿膠自己,得趕緊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