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我們三易生活曾在相關內容中指出,隨著2022年度一批“非旗艦機”的面世,可以明確地看到與過去兩年間的同類產品相比,今年這些機型普遍在影像配置與參數上有了一些進步。
比如說在CMOS規(guī)格上,今年已經發(fā)布的許多非旗艦機都拋棄了最早期的4800萬像素方案,開始大面積升級為6400萬像素。與此同時,甚至還有一些非旗艦、中端機在主攝方案上,采用了相當于兩年前頂級旗艦水準的IMX766,具備5000萬像素、全像素對焦設計等特性(雖然作為代價,這樣的機型在副攝方面往往會相當“控制成本”)。
又比如說在影像功能上,2022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旗艦機開始在主攝單元配備光學防抖機構,也的確帶來了成像品質、特別是暗光環(huán)境成像品質的顯著提升。與此同時,今年的一些非旗艦機在微距效果上也普遍有明顯的進步,無論是采用“獨立微距鏡頭”的機型、還是使用了超廣角/微距二合一鏡頭的機型,在對焦距離與成像清晰度方面的改善都是肉眼可見的。
很顯然,這些進步都意味著,如果你購買2022年的這些非旗艦機,那么它們將普遍能夠提供比過去同級產品更好的影像體驗。但是我們必須要指出的是,一方面這種看似巨大的進步,是建立在“非旗艦機”影像設計水平在過去兩年多時間里,幾乎沒有什么突破的前提上。另一方面,即便是目前已知、少數在個別參數上追平了老旗艦的非旗艦機,它們也只不過是沿用了幾年前的舊機型的設計而已,確實算不上有什么真正的技術創(chuàng)新。
那么問題就來了,對于“非旗艦機”來說,它們難道就沒有更有誠意、力度也更大一點的影像部分升級了嗎?其實是有的,只不過這事要往細了說,或許會更加令人難堪。
今年三月底,realme在海外市場發(fā)布了realme 9系列新機的預告信息。在官方宣傳材料中,赫然出現了多張與“三星HM6”CMOS相關的海報。
很顯然,這款目前尚未發(fā)布的“三星HM6”,正是realme新機的產品賣點之一。而從目前流傳的一些信息中可以知道,HM6大概率延續(xù)了此前三星HM2的產品定位與基礎設計,但配備了改進型的“NonaPixel Plus”(也就是9像素合1)技術,將夜景感光能力提升了123%。
HM2這顆“非旗艦專用”的1億像素方案,在畫質表現上其實是比較一般的
這是什么概念呢?簡單來說,就是HM6大概率會采用與HM2相同的1/1.56英寸、0.7μm小像素設計??紤]到三星如今已掌握了更小尺寸像素的工藝,因此它甚至還有可能會變得更加“迷你”。然后再通過多像素合一算法功能的強化,在特定場景得以提升影像表現。
換而言之,盡管HM6名義上是三星1.08億像素CMOS家族的最新成員,但它很可能會與前代的HM2一樣,成為“非旗艦機專供”,并不會被那些真正的影像高端機型配備。
這還沒完,同樣是在今年三月,社交媒體上還曝光了另外一款像素“數字”更大的CMOS型號。它擁有著高達1.94億的像素,但同時CMOS尺寸據稱也僅為1/1.5英寸。
這就意味著,這樣的一款近2億像素的CMOS,實際上整個傳感器的感光面積并沒有比當前最新型的非旗艦機主攝CMOS(1/1.56英寸)大多少。同時,它也完全可以被“塞”進那些兩三千元的機型中,而不需要特殊定制的超大尺寸鏡頭,或是超厚的相機模組。
當然,不管是新的1.08億像素的HM6,還是新的1.96億像素、型號未知的中等尺寸CMOS方案,它們在技術水平和成像品質上超越現有中端、中低端機型所使用的4800萬像素、6400萬像素,以及早期型5000萬像素方案,基本是不會有什么難度的。也就是說,最快在今年年中到下半年,就能看到中端、甚至是中低端機型在影像體驗上又一次較為明顯的進步。
不過先別急著高興,畢竟眾所周知“進步”其實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如果只與過去的同級產品相比,那么無論是入門機、還是中低端、中端產品,它們肯定都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提升配置。但如果我們將其與那些頂級旗艦即將迎來的影像技術革新進行比較,多少就有點讓人高興不起來了。
與非旗艦機普遍進行“像素升級”不同,對于頂級旗艦機型來說,至少到目前為止的各種公開信息都表明,它們在今年下半年依然還是會“留守”5000萬像素檔位。
不過說是“留守”,實際上對于這類產品來說,它們將會換用的新款CMOS除了像素數量保持不變外,其他的基本上反而都會有脫胎換骨的進化。
疑似IMX866首發(fā)機型諜照
首先,就是最“基礎款”的IMX866。從名稱上也能看出,IMX866在產品定位上正是如今已被“下放”給諸多非旗艦機的IMX766的進化型號。不過從架構上來說,它其實與IMX766幾乎沒什么關系。
這是因為,一方面IMX866的尺寸增加到了1/1.49英寸,它的像素尺寸比1/1.56英寸的IMX766要顯著增大了一些,本身的物理進光量有所增強。另一方面,IMX866將采用5000萬像素RGBW排布,而非IMX766的RGGB排布。全新設計的W白色子像素能夠獨立感知光線強度(而非色彩)信息,從而帶來更高的等效感光能力、更能顯著提升夜景,以及逆光等場景下的成像效果??梢哉f除了名稱上有所關聯之外,全新的IMX866完完全全與前代(IMX766)拉開了差距。
當然,2022年旗艦機影像方案不只有IMX866。在已經發(fā)布的小米12 Pro上,則配備了1/1.28英寸、5000萬像素的IMX707,它超高速的對焦和追焦能力無疑令人印象深刻;而在榮耀Magic4至臻版上,1/1.12英寸、5000萬像素的超大底GN2也再現江湖;更不要說目前各種信息都顯示,今年下半年還可能會迎來1英寸的5000萬像素超旗艦IMX800,以及“結構更加復雜”的IMX900家族。
很顯然,所有這些頂級旗艦機型所采用的主攝,其實都有一些共同特征。那就是它們并沒有盲目追求名義上的“高像素”,而是普遍維持在5000萬左右的像素水準。與此同時,與那些定位更低的CMOS方案相比,旗艦CMOS在“像素數相同或更低”的前提下,物理尺寸卻明顯大了不少,這使得它們可以實現好得多的感光能力,同時也大多都具備了(非旗艦機上少見的)全像素對焦和多方向追焦能力。
總的來說,如果現有的各種相關爆料信息全部真實的話,那么也就意味著,最快在2022年年中或下半年,無論是非旗艦機、還是旗艦機,都有望會迎來一輪影像設計的顯著進步。
但這件事特別有意思的一點就在于,非旗艦機和旗艦機的影像“進步”方向,很可能會出現明顯的分歧。非旗艦機會更優(yōu)先用上主打高像素的方案,在宣傳上更容易讓普通消費者記住,但其CMOS尺寸相對較小、對焦結構較為簡單的劣勢,卻并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。
“低像素”的真旗艦機的拍照效果,遠非“高像素”的非旗艦機型可比,而且差距或將越拉越大
相比之下,旗艦機盡管表面上看起來繼續(xù)“堅守”5000萬像素(或者也可以說0.5億像素),但它們會有更大尺寸的新傳感器、會優(yōu)先用上新的感光架構,也會有諸如更強的對焦性能、更好的追焦性能、更快的連拍速度等,在宣傳上可能看不出,但用起來就會很明顯的體驗與畫質優(yōu)勢。
于是乎,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?很顯然,對于非旗艦機的消費群體來說,這種影像設計理念的“分叉”絕不是一件好事。因為這意味著今后我們恐怕會越來越難看到“老旗艦淘汰下來的高端CMOS,被新的中低端機型采用”的案例。與之相對的是,會有更多的非旗艦機去追求可能并不那么實用的超高像素方案,同時也在實際的影像體驗上,與真正的高端產品差距越拉越大。
然而,如果深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又不得不承認,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,其實還是源自廠商對于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。說白了,對于一部分機型來說,它們必須要嚴格控制成本(售價),同時還要有能讓不懂技術的消費者也可以“一眼看出來”的參數進步;而對于另外一部分產品來說,它們有著寬裕得多的預算,同時目標消費群體本身也會更注重專業(yè)影像創(chuàng)作場景的實用性。
畢竟,“需求決定供給”無論何時都是一條真理,只不過它這次可能以一種更為殘酷的方式展現出來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