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8日,一則關于“古茗因偷逃稅被罰1161萬”的話題登上熱搜,起因是古茗奶茶關聯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偷逃稅超2322萬元。該話題熱搜閱讀量很快超過5億,引發(fā)約3萬條討論。
巨潮發(fā)現,在不少網友高喊“塌房了”的同時,還有部分網友表示從來沒喝過,也不知道古茗這個茶飲品牌的存在。
偷逃稅事件之前,古茗在業(yè)界的聲量并不算特別大,消費者中的認知度似乎不及喜茶、奈雪等品牌。根據艾媒咨詢對2020年Q2中國新式茶飲的消費者品牌認知進行的調查,古茗的品牌認知僅排名第9。這一方面是因為其還未上市,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門店分布有一定地域性。
但實際上古茗一直在悶聲發(fā)大財。根據古茗官網的公開數據,2021年古茗在全國擁有超6000家門店,數倍于喜茶和奈雪。且由于古茗以加盟模式為主,本身就可以實現盈利。
古茗聚焦低線市場,主打的是高性價比水果茶,因此也被網友稱為是喜茶的“平替”。根據紅餐研究院數據,其產品價位在8-21元之間,人均客單價為15元,是蜜雪冰城的兩倍多,能以這樣的價位在下沉市場立足應該說殊為不易。
近期有自媒體消息稱,古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,投后估值高達約450億元。雖然這個消息很快被古茗官方所否認。但即便如此,從門店數量和產品定位去推算,古茗的實力已經非同小可,甚至有可能擠進行業(yè)第一梯隊。
圖片來源:古茗官網
不過悶聲發(fā)財的古茗也并非沒有煩惱。2021年新式茶飲行業(yè)共發(fā)生融資32起,融資數量和披露的融資金額均達到近10年來的頂峰,行業(yè)競爭愈發(fā)激烈,關店、裁員的消息屢見不鮮。
尤其是近期喜茶、奈雪和樂樂茶均已開啟降價,試圖滲透中端價位市場,必然會與古茗狹路相逢。面對瘋狂內卷的市場,古茗還能獨善其身,繼續(xù)悶聲發(fā)財嗎?
即使在近兩年疫情期間,古茗的開店速度也絲毫沒有放慢。
很多網友既沒喝過古茗,也不知道這個茶飲品牌的存在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門店布局的區(qū)域性。
雖然加盟店數量達到6000多家,但古茗僅覆蓋了18個省份的140多個城市,有些省份則是完全沒有進駐。例如北方的核心城市北京和天津,一家古茗的店都沒有。
古茗門店擴張的邏輯并非像星巴克一樣依據當地GDP和人口數等指標,而是根據自身物流供應鏈的配送范圍。這點也不難理解,人均消費15元的飲品確實可以兼容大多數消費人群,對于當地的消費水平沒有太高的要求。
古茗主打的是水果茶,因此對原材料和物流配送的時效都有著很高的要求。從2013年就開始,古茗就部署了自配送模式,搭建自有供應鏈,隨后自建果園,在華東、華中、華南地區(qū)建立了倉儲基地,其冷鏈物流能做到原料隔日低溫配送至門店。
因此古茗只在其物流供應鏈能夠覆蓋到的地方開設門店。此前多家媒體的報道中都提到其“黃河以北不開店”的策略。機構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,其門店數量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別是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廣東。
古茗門店全國分布情況,來源:窄門餐眼
值得一提的是,即使在近兩年疫情期間,古茗的開店速度也絲毫沒有放慢。
窄門餐眼的數據顯示,古茗在2019年開店849家,2020年開店達2253家,2021年開店達1806家,有三分之二的店是在近兩年才開設的。作為對比,奈雪的茶在2020年、2021年分別開店164家和326家。
僅布局了全國的部分區(qū)域就做到了6000家門店,且開店數量還在逆勢增長,足以看出其品牌勢能之強和增長迅猛。截至目前,古茗公開披露過兩輪融資,分別在2020年的上下半年,其投資方包含了紅杉中國、美團龍珠、美國對沖基金寇圖資本。
就連對手也表示了欣賞和青睞。在FBIF 2020食品飲料創(chuàng)新論壇上,茶顏悅色創(chuàng)始人呂良毫不諱言地表示:“如果我是投資人,我也會投(古茗)的?!?/p>
加盟模式意味著更快的發(fā)展,更多的門店,更高的營業(yè)收入。
餐飲的線下門店,一直存在加盟與自營兩種不同的經營模式,這兩種模式各有其優(yōu)缺點。
“加盟派”以蜜雪冰城、絕味鴨脖、楊國福麻辣燙等為代表,由于不需要自己承擔門店運營資金,可以較快地實現輕資產擴張。加盟派的發(fā)展速度與自營為主的競爭對手形成鮮明對比。
由于歷史上存在過的諸多問題,加盟模式給人一種產品與服務質量不穩(wěn)定的印象。從管理角度上看,這種模式天然地和自營模式存在差距。
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,對加盟、自營品牌之間的區(qū)別感受其實沒有那么明顯,尤其是在品牌對加盟管理有較強控制力的情況下。絕味鴨脖、蜜雪冰城、楊國福都是徹底的加盟模式奉行者,至今沒有出現過“毀滅性”的食品安全問題(當然小問題時有發(fā)生)。
其中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是,絕味鴨脖與周黑鴨一個奉行加盟模式,一個堅持自營模式,幾年的發(fā)展下來,絕味鴨脖在門店數量、市值方面都遠遠超過了周黑鴨。直到2020年秋季,周黑鴨才被迫開放了加盟。
周黑鴨開放加盟系統一度讓其股價翻倍上漲,非常直接地展示出了投資者對于加盟邏輯的看好。即(加盟模式)意味著更快的發(fā)展,更多的門店,更高的營業(yè)收入。
古茗作為新茶飲賽道上堅定的“加盟主義者”,和蜜雪冰城有很多相似之處——包括了門店數量規(guī)模龐大、在下沉市場中具備優(yōu)勢,同時產品價格也被控制在一個清晰的價格帶內,以適應下沉市場的實際情況。
從過去幾年的行業(yè)發(fā)展歷程、消費者習慣的養(yǎng)成來看,奶茶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剛需消費之一,并且呈現出一定的社交屬性和成癮性——這意味著粘性和復購率的提升,同時也意味著在下沉和滲透的過程順利推進。
矛盾的地方在于,由于奈雪的茶、喜茶等頭部品牌通常采用自營模式,珍惜品牌羽毛,不愿用加盟開店和降價的方式向低線級城市下沉,更多是在用子品牌去切,內部的戰(zhàn)略定位很低。
這就給了古茗、蜜雪冰城們以龐大的市場空間:以出色產品和優(yōu)質品牌為基礎,以低價、加盟為手段,甚至是以更傾向于加盟商的利益分配為“誘餌”,以盡可能快的時間,盡可能占據市場和消費者心智。古茗的強勁增長和規(guī)模也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行之處。
行業(yè)內甚至還一直流傳著關于加盟古茗的“傳說”:100個加盟商只收一個,高度嚴苛的篩選標準,三輪面試,甚至于對店主的年齡、經驗、財務狀況都有嚴格要求,但報名加盟者仍然人數眾多。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,古茗的加盟商在這套加盟體系中是有利可圖的。
成本和經營壓力導致奶茶店成為了一種“快進快出”的生意。
本質上看,奶茶店算不上是一個好的商業(yè)模式,即便是它有非常多的消費者簇擁。其背后原因比較復雜,但比較核心的就是這個生意雖然下游火爆,但上游難以控制。
上游難以控制主要體現在兩方面,一個是原材料的難以把控——如果消費者集中追捧哪一種口味,就會導致相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。比如椰子、咖啡和油柑,在過去兩年都經歷了價格大幅上漲的過程;另外一種就是剛性的支出,門店租金、人工成本和加盟費等。
這些成本和經營壓力導致奶茶店成為了一種“快進快出”的生意,開得快,倒閉得也快。
美團數據顯示,早在2017年,全國新開設和倒閉關掉的奶茶店數量一樣,都是18萬家。另外企查查的統計數據顯示,2021年全國奶茶店注銷數量比2017年翻倍,達到近35萬家。
古茗的加盟店卻擺脫了行業(yè)“快進快出”的普遍現狀。根據《古茗2020年度報告》,其2020年在全國139個城市開出4097家門店,門店倒閉率維持在0.13%,且單店營收增幅對比2019年增長了37.1%。
相比其他大多數品牌,古茗的加盟商顯然有著更好的經營收益。由于古茗沒有對外公開財務數據,我們無法得知具體情況。知名戰(zhàn)略營銷專家小馬宋曾在文章中指出,古茗創(chuàng)始人王云安曾表示,古茗在70多家門店時,整個公司的盈利情況還不如一家做得好的加盟商。
小馬宋將其總結為“古茗的經營守則就是要讓加盟者賺錢,這是古茗獨有的利他文化?!边@也就能解釋了,為何會有那么多小商家對加盟古茗趨之若鶩,以至于要經過三輪面試,面對90%多的淘汰率。
由此觀察王云安的戰(zhàn)略意圖,就比較清晰了——“盈利后置”,讓利給加盟商,發(fā)展的早中期階段忍受較低的盈利水平,先把規(guī)模做大。為此古茗也會尋求資本支持。
奈雪和喜茶部分產品降至中端價位,來源:小紅書
古茗的加盟模式大獲成功,但當行業(yè)進入到競爭更加激烈的2022年之后,又有了新的變化:頭部品牌奈雪、喜茶和樂樂茶都在近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降價,降價后如奈雪的主力價格帶14-25元已經與古茗(8-21元)有了很大的重合。如果后續(xù)兩家行業(yè)巨頭挾一線城市的優(yōu)勢品牌向下進行劇烈滲透的話,古茗恐將面臨客流流失的風險。
站在奈雪的茶和喜茶的角度,降價意味著掌握更強的主動權,也將因此沖擊一系列競爭對手。古茗的名字必然不會出現在行業(yè)的陣亡名單中,但擴張的腳步很可能會因此受到限制。
華平投資的張磊是國內最出色的年輕投資人之一,他曾經對于快遞公司的投資有過一個判斷:
經營加盟模式的快遞網絡,本質上是經營生態(tài)體系,這些公司真正的投資人不是資本方,而是加盟商。
這段話將加盟商與品牌商之間的關系更深刻地展示了出來,并將加盟商上升到了公司投資人的高度上。而從王云安成功的經營謀略上可以看出,這是一個可以被印證的強大邏輯。
當一個品牌可以解決產品力,可以解決物流配送,也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,甚至還能讓加盟商賺到錢的時候,它和直營模式之間的差異還剩多少?
問題將出在企業(yè)經營成功之后的利益分配上,尤其是上市之后。但對于古茗和王云安來說,那是暫時還不太需要擔心的、未來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