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Watch Series 7 是近年變化最大的一代 Apple Watch,也是變化沒那么大的一代。變化之大在于,Apple Watch Series 7 是繼 Apple Watch Series 4 之后設計改動最大的一代:屏幕更大、邊框更窄,還有全新配色的表殼;說它變化不大,是因為相比老款,這代產(chǎn)品幾乎沒有新的硬件與配套功能。
顏色方面,不銹鋼和鈦金屬版本的表款與之前相比沒有什么變化,鋁金屬表款的配色則有了全新的 5 種選項,分別為午夜色、星光色、綠色、新款藍色和紅色,部分配色與iPhone 13以及新款iPad mini類似。
比如午夜色表殼,仔細觀察會有一種極深的藍色的質(zhì)感,綠色表殼顏色偏深,不仔細看的話反而會有一種接近黑色的質(zhì)感,也能比較好地融入日常搭配。
左:午夜色表殼 | 右:綠色表殼
星光色表殼則與 iPad mini 的星光色類似,相比之前的銀色表款色彩的層次表現(xiàn)更加出色,不同光線之下可能會有金色或者粉色的呈現(xiàn)效果。
星光色表殼
藍色和紅色是經(jīng)過重新設計的 2 款配色。其中藍色相比之前的版本顏色更淺更亮,有種更加輕快活潑的感覺;新款的紅色給人的感覺又會更加「深沉」。
紅色表殼
戴上 Apple Watch Series 7,這塊「全面屏」帶來的視覺沖擊感受還是足夠讓人印象深刻:緊貼表殼邊緣的(輪廓表盤)時標刻度,加上因為光線反射帶來的「曲面」顯示效果,這塊 Apple Watch 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「驚艷」來形容。
輪廓表盤
沒錯,這塊手表的顯示屏幕依然是一塊直屏,利用弧形表鏡產(chǎn)生的光線反射現(xiàn)象,通過側(cè)面觀察,能夠看到時標刻度浮在屏幕邊緣,讓人產(chǎn)生這是一塊「曲面屏」的錯覺。
如果不是放在一起比較,我不太能感受得到41 毫米的新表款相比 40 毫米的老表款大了多少,畢竟 Apple Watch Series 7 的高度和寬度僅比之前多了 1 毫米 (41 毫米表款)。不過,如果將 2 款產(chǎn)品放在一起,Apple Watch Series 7 的「全面屏」會給人一種手表「大了不少」的錯覺。
Apple Watch Series 7 / SE / Series 3
除了上面提到的 41 毫米表款,根據(jù)官網(wǎng)給出的規(guī)格參數(shù),45 毫米版本表款的高度比老款多了 1 毫米,2 個尺寸的表款厚度均為 10.7 毫米,與前代產(chǎn)品沒有差別。
重量方面,鋁金屬、不銹鋼、鈦金屬 3 種表殼表款的重量均比前代產(chǎn)品更重。其中,41 毫米版本的 3 種表款分別重了 1.5 克、2.6 克、2.4 克,45 毫米版本的 3 種表款分別重了 2.3 克、4.4 克、3.8 克。理論上看,新款 Apple Watch 的重量變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,也與我的佩戴感受相當;不過,對于手表重量的感知程度因人而異,在意重量不妨等到 10 月 15 日手表上市之后去店里戴戴看。
Apple Watch Series 7 配備的同樣是一塊 LTPO 全天候視網(wǎng)膜屏,亮度與前代產(chǎn)品一致可達 1000 尼特。不同的是在非抬手亮屏狀態(tài)下,新款手表的顯示亮度有了顯著提升,表盤上的信息變得更好讀了。根據(jù)官網(wǎng)介紹,非抬手亮屏狀態(tài)的亮度最高提升了 70%。不過,目前來看,我對于息屏顯示的亮度提升沒有特別大的感知,需要更長時間的使用與體驗,觀察這項功能提升的實際效果。
息屏顯示狀態(tài)
性能方面,在 Apple Watch Series 7 上使用 App 反應同樣十分靈敏,各種 App 的打開速度、交互反饋都很及時,但與 Apple Watch Series 6 相比,沒有明顯變化。
有趣的是,根據(jù)官方數(shù)據(jù),Apple Watch Series 7 搭載的是一枚 64 位雙核 S7 芯片,速度最快比搭載 S5 芯片的 Apple Watch SE 快了 20%;而 S6 芯片的運行速度,根據(jù)此前給出的數(shù)據(jù),同樣比 S5 芯片最快提升了 20%,似乎間接證明了 S7 芯片在性能方面與 S6 芯片相比沒有提升。
結(jié)合 Apple Watch Series 7 具有更大的顯示屏幕和更高的息屏顯示亮度的特性,且續(xù)航時間相比前代產(chǎn)品沒有變化,S7 芯片應該是專注于在能耗與功耗方面進行優(yōu)化,以抵消這部分特性帶來的額外功耗。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“少數(shù)派”(ID:sspaime),作者:waychane,36氪經(jīng)授權發(fā)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