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加拉國是一個地勢低洼的南亞國家,位于孟加拉灣之北,國土絕大部分為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平原,沿海多小島和沙洲。
水孕育了稻米和文明,但也帶來了苦難。季節(jié)性洪水和規(guī)律性內(nèi)澇經(jīng)常使孟加拉國四分之一的土地被淹沒,海岸則受到風(fēng)暴和颶風(fēng)的威脅,與氣候變化相關(guān)的海平面上升加劇著危機(jī)。
預(yù)計到 2100 年,孟加拉國海岸的海平面將上升 0.4 至 1.5 米。到 2050 年,多達(dá) 1330 萬孟加拉國人可能因氣候變化而流離失所。
孟加拉國的一個人工島. 圖片來自:Science
但在孟加拉國南部海岸邊的庫圖迪亞島(Kutubdia Island),浮出水面的牡蠣礁帶來了一絲希望。這些牡蠣礁不再只是海洋生物的甜蜜家園和當(dāng)?shù)厝说氖杖雭碓?,還可能成為保護(hù)島嶼免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屏障。
牡蠣礁. 圖片來自:M. Shah Nawaz Chowdhury
牡蠣礁是由活體牡蠣、死亡牡蠣的殼及其它礁區(qū)生物共同堆積組成的聚集體,作為一種「防御工事」早有先例。
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,濕地占全州面積的三分之一,其中有一個總長約 0.8 公里、完全由牡蠣殼組成的人造海堤,26 家當(dāng)?shù)夭宛^為此提供了約 170 萬磅的牡蠣殼。它們在陽光下放置了六個月去除食物殘渣和細(xì)菌,然后被「編織」成 434 個 1m x 1m x 2m 的「籃子」,接種完畢牡蠣幼蟲后通過駁船到達(dá)沼澤中的新家。
牡蠣海堤. 圖片來自:Amanda Ruggeri
牡蠣殼的優(yōu)勢在于,它的角落和縫隙提供了額外的表面積,比起平坦結(jié)構(gòu)更能吸收波浪能和緩沖海岸線;它也允許細(xì)菌和藻類流過它,為較小的海洋生物提供保護(hù),并提供潮汐流供沼澤「呼吸」。而培養(yǎng)活牡蠣的好處之一是使得牡蠣礁垂直生長,且生長速度比預(yù)期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更快。
雖然孟加拉國的環(huán)境條件和路易斯安那州大不相同,但科學(xué)家們都意識到了一點——建立一個活生生的防御系統(tǒng),或許比混凝土堤壩等傳統(tǒng)的結(jié)構(gòu)干預(yù)措施更為有效。
牡蠣殼. 圖片來自:Getty Images
在海水之中,牡蠣礁不僅可以緩解強(qiáng)浪對海岸的沖擊,還能提供更廣闊的前灘和更平靜的水域。此外,它的功能和身在沼澤中類似——作為水過濾器保留水中養(yǎng)分、為魚類等提供棲息地、促進(jìn)生物多樣性、改善水質(zhì)并使海草繁茂。
雖然混凝土不如天然牡蠣殼優(yōu)越,但它也是最好的替代基材之一。在庫圖迪亞島,有大群牡蠣在混凝土柱子上自然生長,最終慢慢積累成牡蠣礁?;炷烈彩钱?dāng)?shù)乜捎们覂r格合理的產(chǎn)品。
牡蠣在混凝土柱子上生長. 圖片來自:M. Shah Nawaz Chowdhury
了解塑造庫圖迪亞島的自然力量尤為重要,幫助研究人員找到牡蠣礁最佳位置的是當(dāng)?shù)貪O民。天長日久在此地生活,他們早已適應(yīng)了季節(jié)性潮汐漲落的節(jié)奏。在合適的地點和條件下,牡蠣礁將向上生長并跟上海平面上升的步伐,受到的輕微破壞也可以自我修復(fù),新的種群將繼續(xù)在受損處生長起來。
牡蠣. 圖片來自:Getty Images
研究人員也希望牡蠣能成為當(dāng)?shù)厣鐓^(qū)的營養(yǎng)食品,但這有點違背當(dāng)?shù)乜谖丁km然漁民不直接食用牡蠣,他們非常了解牡蠣礁提供的肥沃棲息地和漁場,被牡蠣礁吸引的泥蟹就具有巨大的出口價值,1 公斤可以賣到 10 美元。
當(dāng)?shù)貪O民相信,牡蠣礁會讓他們的謀生不再那么繁重:
如果創(chuàng)造了更大的牡蠣礁,就會增加我們獲得更多魚的可能性。如果你照顧好牡蠣礁,它就會照顧你。
牡蠣只是第一道防線,它們還可以促進(jìn)第二道防線紅樹林的生長。紅樹林是抵御風(fēng)暴潮的有效方式,用根、樹干和樹葉阻礙水流,使水流速度降低 29-92%。
紅樹林. 圖片來自:unsplash
但孟加拉國的問題還不只在于自然。地下水抽取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等人為因素,造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——土壤快速下沉。這對一個地勢低洼的沿海國家來說是致命的。
所以,當(dāng)庫圖迪亞的牡蠣礁作為自然的饋贈保護(hù)著這座小島,人類的加入就顯得更加必要。瓦赫寧根大學(xué)可持續(xù)貝類養(yǎng)殖名譽(yù)教授 Aad Smaal 對此依舊充滿希望:
牡蠣很健壯,也將成為改變海岸防御范式的一部分。這個想法的出發(fā)點是,人類利用自然資源,與自然一起建造。
▲ 參考文獻(xiàn):
https://www.bbc.com/future/article/20210827-the-unlikely-protector-against-rising-seas-in-bangladesh
https://www.science.org/news/2018/03/sea-levels-rise-bangladeshi-islanders-must-decide-between-keeping-water-out-or-letting
https://www.bbc.com/future/article/20180822-recycled-shells-of-louisiana-oyster-reef-protect-new-orleans
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“愛范兒”(ID:ifanr),作者:張成晨,36氪經(jīng)授權(quán)發(fā)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