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2022到2023的這一個跨年夜,很不一樣。全國多地接連上演燈光秀,市民們隨著倒計時的鐘聲迎接新年到來,餐館門口有了等候的食客,商場的霓虹燈點亮了夜色,旅游團開始了久違的忙碌……
無論是朋友圈里的年終小結,還是各社交媒體平臺的熱搜,刷屏的內容無不透露出一個信息:大家歡呼的煙火氣,真的回來了!
煙火氣從何“燃”起?民之所向,國之所需。自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后,全國各地搶抓時間、鼓起干勁,打好“組合拳”,不斷增強發(fā)展信心和動力,讓經濟加快暖起來。
春江水暖鴨先知。從2023年第一天開始,央視新聞連續(xù)三天推出的經濟報道短視頻被全網置頂:《提振信心在行動丨重慶:全域聯動助力迎新消費》《提振信心在行動|江蘇:“包機出海”搶訂單推動新項目落地生根》《提振信心在行動|浙江:“送出去請進來”惠企政策增強企業(yè)信心與活力》,以小快靈的短視頻體量,采訪各省經濟領域相關領導,介紹各地提振信心的好做法,講述各個領域中鮮活生動的經濟故事,展示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潛力和韌性,凝聚企業(yè)和百姓的發(fā)展信心。
生活,是煙火升騰的
觀看這幾期報道最大的感受,便是煙火升騰。
在重慶,從解放碑、觀音橋等具有現代氣息的商圈,到洪崖洞、磁器口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景點,燈火通明,游人如織。重慶正在打造巴蜀特色的消費新場景,發(fā)展“首店經濟”“夜間經濟”,掀起消費新熱潮。
“能再次聽到中文,感覺真好……”“非常高興,也非常歡迎各位……”“我們正在關注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(yè)和新能源產業(yè)……”2022年11月起,江蘇“包機出海”搶訂單的后續(xù)來了:談判桌上,一個個合作伙伴正熱情接待,一個個新項目正落地生根。
在浙江紹興、寧波、湖州、義烏等地,流水線上作業(yè)繁忙,車間里機器馬力十足,工人們堅守生產、操作熟練,商戶們迎來送往、絡繹不絕……浙江省出臺更多惠企政策,鼓勵本土企業(yè)“走出去”,吸引海外企業(yè)“請進來”,讓浙江經濟信心更足、活力更強。
當節(jié)目以豎屏鏡頭走出演播室,帶受眾沉浸式走到全國各地經濟回暖的最前沿,無論企業(yè)還是民眾,內心的那股藏不住的希望與干勁,熱氣騰騰地感染著鏡頭內外的每一個人。
不久前,《新聞聯播》和《央視財經評論》相繼推出系列經濟專題訪談及評論,選題從“民營經濟”到“抗疫大賬”,題材重磅、評論精到、擲地有聲,為企業(yè)解惑,為百姓答疑。如果說這系列報道如定海神針般釋放著中國經濟穩(wěn)中求進的最強音,那么開年之初的《提振信心在行動》系列則像一粒粒定心丸,用實實在在的煙火氣提振經濟信心。
關鍵詞: 透過煙火氣看新年新消費新項目 民之所向 國之所需 鼓起干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