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日,在馬來西亞吉隆坡,隆雪華堂的成員將河婆粽從鍋中取出。
隨著端午節(jié)臨近,馬來西亞隆雪華堂的婦女們又開始忙碌了起來。祖輩來自中國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的她們,開始制作河婆粽、廣東粽、廣西粽、福建粽、娘惹粽等各式美粽。據(jù)介紹,如今馬來西亞華人制作粽子除了保留傳統(tǒng)粽子的形態(tài)和原料,還添加了更多的食材,并衍生出極具當(dāng)?shù)靥厣哪锶囚?。她們說,包粽子是中華文化傳統(tǒng)的一部分,在包粽子、吃粽子的同時(shí)能懷念起家鄉(xiāng)的味道。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6月2日,在馬來西亞吉隆坡,隆雪華堂的成員在制作河婆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這是6月2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拍攝的河婆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6月3日,在馬來西亞吉隆坡,隆雪華堂的成員在制作娘惹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這是6月3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拍攝的娘惹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這是6月3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拍攝的廣西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6月2日,在馬來西亞吉隆坡,隆雪華堂的成員在制作河婆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這是6月2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拍攝的河婆粽的原料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這是6月2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拍攝的制作河婆粽的材料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
6月3日,在馬來西亞吉隆坡,隆雪華堂的成員在制作廣西粽。 新華社發(fā)(張紋綜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