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6月30日,參建單位工人代表揮舞旗幟慶祝盾構始發(fā)。當日,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首臺盾構機開始執(zhí)行掘進任務,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開啟穿海之旅。據介紹,該工程主線全長17.48公里,其中隧道長14.37公里(海域段9.95公里)。隧道建成后,對優(yōu)化城市空間布局,促進膠州灣東西兩岸發(fā)展,提升膠東半島城市群整體競爭力具有深遠意義。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
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(記者樊曦)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,30日,“國信號”盾構機在青島港8號碼頭順利始發(fā),標志著由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、中鐵十四局施工的我國最長海底道路隧道——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盾構段開始掘進施工,開啟了穿越膠州灣的“跨海征途”。
據鐵四院項目設計負責人肖明清介紹,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主線全長17.48公里,其中海域段采用“兩條主線隧道+中間服務隧道”的布置方式,根據地質條件與建設環(huán)境的不同,設計采用鉆爆、盾構組合工法穿越膠州灣。
6月30日,一名工人在服務隧道內對盾構機運行進行監(jiān)控、維護。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
中鐵十四局項目技術負責人王君平告訴記者,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地質復雜,穿越多處破碎帶和上軟下硬地層。在盾構機掘進中,建設者將使用3臺盾構機施工,包括2臺直徑15.63米的主線隧道盾構機和1臺直徑8.18米的中間服務隧道盾構機。此次始發(fā)的“國信號”盾構機主機總長180米,總重1686噸,用于中間服務隧道施工。建成后這條隧道將作為通風、維修保養(yǎng)通道及緊急救援通道,以滿足較大流量和特長海底隧道運營的需要。
針對盾構區(qū)間地質條件復雜、水壓大、長距離硬巖掘進等難題,“國信號”盾構機配置了伸縮式主驅動、伸縮式開挖倉監(jiān)視系統等一系列智能系統,同時應用同步雙液注漿、同步拼裝等多項前沿技術,以確保安全平穩(wěn)掘進。
據悉,膠州灣第二隧道計劃于2027年12月份完工并通車運營。屆時青島將進入“雙隧時代”,對于青島城市空間結構優(yōu)化、環(huán)膠州灣一體化發(fā)展,膠東半島城市群整體競爭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。
6月30日,一名工人在對盾構機運行進行監(jiān)控、維護。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