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常德著力打造特色夜消費品牌——
一條街帶火一座城
湖南省常德市柳葉湖河街,自2016年10月開街以來,已接待國內外游客1600多萬人次,成為當?shù)刈罹邿熁饸獾牡胤?。河街將一個個夜經(jīng)濟實體串珠成鏈,點亮了常德的夜空。
(資料圖)
華燈初上,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穿紫河畔的柳葉湖河街,拉開了夜消費的帷幕,一場極具煙火氣息的生活秀正在上演。人們或在熱氣騰騰的叫賣聲里來一碗牛肉粉,邊走邊嗦,感受舌尖上的麻辣滾燙;或在鬧市一隅邂逅非遺傳人,看其如何撒五彩麻粉,撒出一幅河街畫卷,感知手指間的五彩繽紛;或乘船夜游,穿行于河面,邂逅老常德的民間故事、曲藝展演,感受時光河流劇場里的聲色光影。
2021年,常德河街總訪客量達512.3萬人次,營業(yè)額約1.35億元,其中夜間訪客量和夜消費占比均達80%以上;今年上半年,這里游客總量和消費總量呈現(xiàn)穩(wěn)中有升、積極向好的態(tài)勢。
舌尖上的麻辣滾燙
夜幕下的常德河街,是當?shù)刈罹邿熁饸獾牡胤?,各種美食品種齊全、香味撲鼻,引得人們紛至沓來。常德市民易兵就住在穿紫河附近,朋友聚會、親人相約,她喜歡帶他們到河街來,她說,在這里能找到不少兒時的記憶。易兵是常德津市人,麻糖酥糕、桂花酥糖、桃酥餅都是她記憶中家鄉(xiāng)的味道,在河街,這些味道能將她的記憶味蕾喚醒。
沿街而行,古色古香的建筑里,陳列著老常德的各色美味。粉館里,一碗天下鮮,除了滑爽可口的圓粉、扁粉任你挑選,還有幾百樣傳統(tǒng)小吃。擂茶館里,一根擂棒將花生、茶葉、生姜磨制成細軟芬芳的一團,將粉團置于碗中,用滾燙的開水沖泡,滿屋立刻噴香四溢。常德極具地方特色的缽子菜,更是無處不在,燉米粉,燉肥腸,燉豆腐。無辣不歡的常德人,將一只鴨做到了極致,在醬板鴨博物館,鴨脖、鴨腸、鴨頭、鴨翅、鴨舌、鴨骨架均被做成醬板食品。考慮到不同客人的不同口感,又將辣分為微辣、中辣、麻辣等。還有陬市的餃兒,澧縣的千丈,津市的桃酥,石門的臘肉,武陵的麻辣肉……當?shù)馗鲄^(qū)縣的特色傳統(tǒng)美食,都在這里集聚。易兵說:“來河街吃東西,最能品出鄉(xiāng)愁的味道?!?/p>
河街還特別在意夜消費的文化體驗。常德河街的一些商家將傳統(tǒng)的餐飲與文化聯(lián)姻,給顧客呈上一桌豐盛的特色餐食。在“鴛鴦走馬樓”設有戲臺,頗有當年老茶館的感覺。戲臺不定期有常德絲弦、常德漢劇等演出,人們在品美食的同時,還能品文化;還有小型燈光舞臺,邀請當?shù)氐亩春嵮葑嗉野舶惭葑啵晨蛡兛梢匀斡捎崎L的洞簫聲拂過心湖。
記者了解到,新建的河街長1.5公里,有店鋪281間、商戶150家,河街仍由麻陽街、小河街、大河街組成,重現(xiàn)了常德絲弦中1943年“常德城里街連街”的原型。2021年,河街商鋪的消費總額達3000萬元。在今年上半年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中,夜消費占比居首位,文化消費的占比迅速攀升。
手指間的五彩繽紛
夜幕下,沿著河街漫步,食物的芬芳滿足著人們的嗅覺與味覺,弦歌曼舞、精雕細刻則吸引著每一位消費者的視覺神經(jīng)。
從2016年開始,河街開展街區(qū)文化節(jié)活動,通過組織百團大賽、中秋缽子宴等“我來街頭秀一秀”等互動消費活動,讓更多有才藝的民間達人參與街頭表演,共享文化平臺的熱度。在常德卡樂星球“魔術雜技狂歡節(jié)”中,400架無人機升空,點亮了夏日夜空?!耙构饣ㄜ囇灿巍薄⑶閭H互動游戲、“電音派對”、潑水大作戰(zhàn)等游樂項目每日交替在園內上演。據(jù)初步統(tǒng)計,七夕節(jié)當夜,湖畔音樂節(jié)帶動市內房產(chǎn)和汽車展出銷售500余萬元??沸乔虍斖砜土髁窟_6000人次,實現(xiàn)綜合收入近200萬元。實景演藝秀、創(chuàng)意營銷、潮流娛樂、民俗非遺、商業(yè)活動等特色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動,推動常德夜經(jīng)濟走向多元化,舉辦大型活動近百場,累計吸引游客達500萬人次。
河街的夜晚,除了沸騰歡快的街區(qū)文化展演,還有鬧中取靜的非遺傳承。河街的一艘小船,是雕刻師潘能輝的工作室。船停泊在穿紫河灣,一軸鉛筆繪制的《湘行散記》便陳列于小船里。小船,成了一艘特殊的畫舫。展開畫軸,穿紫河上的風雨橋,鳳凰的吊腳樓、沅陵的烏篷船等一一映入眼簾。他用畫筆把作家沈從文的作品《湘行散記》變成長達20米的畫軸,還將采用雙面深度鏤空雕刻技法,一筆一筆地雕刻在長10米、重10噸的紅椿陰沉木上。這將是刻在木頭上的“清明上河圖”。
距離潘能輝的畫舫不遠處,有一家麻質畫作坊。非遺傳承人李健鷹正在一塊麻質畫布上用彩色的麻粉作畫。鉛筆在麻布上勾勒幾筆線條,刷子在圖形上涂上一層白膠,巧手將紅色、粉色的麻粉顆粒散落在膠面上,木錘在麻布上有節(jié)奏地輕輕敲打,只見麻粉顆粒跳動,一枝怒放的桃花便在麻布上栩栩如生地綻放開來。
住河街,畫河街,解鄉(xiāng)愁。李健鷹潛心投入鄉(xiāng)愁主題的創(chuàng)作,加入老常德的文化元素,圍繞歷史記載里的河街舊貌以及河街變遷,創(chuàng)作了百來幅作品,再慢慢花時間將其中的一百幅制作成麻質畫,連接起來,成為一幅30米左右的長卷,以時間為軸,展示河街的過去與現(xiàn)在。這將是撒在麻布上的“清明上河圖”。
夜逛河街,來一碗特色風味,唇齒生香;繪一幅河街百景,五彩繽紛。
河流上的聲色光影
河街夜場,還有一場不容錯過的文化夜宴,那就是河流劇場——一場風情燈光實景秀《常德記憶》,讓人跨越千年,遇見一個不一樣的常德。
穿紫河沿線9公里的河道兩岸,設置了水韻常德、老街記憶、夢回古音、樵夫遇仙、月畔絲弦等9個實景舞臺,折子戲、常德絲弦、常德漢劇等老常德的劇,聲、光、電等現(xiàn)代化的設備,常德本地民俗文化與現(xiàn)代科技融合,給游客帶來沉浸式體驗。河流兩岸的樓宇間,幾萬盞彩燈構成的光影畫卷流光溢彩。燈光實景演出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文旅樣板之一。各地的游客泛舟穿紫河上賞兩岸燈火,觀光影畫卷。
為了這個夜游文旅項目的誕生,常德打通內河水系,連通新河、白馬湖、穿紫河、柳葉湖、沾天湖,開辟往返航道45公里。穿紫河從東至西建有14座橋梁,每座橋自有風韻。乘船穿橋而過,抬頭仰望,歷史典故、人文傳說、民間故事等常德元素,以浮雕、鑲嵌、手繪、釉陶等形式,呈現(xiàn)在白馬湖橋、遇仙橋、穿紫橋、七里橋等9座橋的橋底,宛如一幅人文鄉(xiāng)愁的畫軸,展現(xiàn)在時光的河流之上。
乘船沿著河流行走,穿行在光影里,或過廊亭,或遇戲臺,或聆聽劉??抽缘膫髡f,或邂逅車胤囊螢的故事,或閱讀尋菱七里的典故……河街,猶如一本翻開的書籍,在夜色中展示著它厚重的文化與靈動的形態(tài)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7月1日至8月4日,河街的客流量達26.7萬,自2016年開街以來,《常德記憶》游船演藝節(jié)目達3800場,最高達到月演藝248場。
一條街——常德河街,一條河——穿紫河,它們宛如城市的血管,給整座城市注入了激情,讓夜晚的常德元氣滿滿、熱情昂揚。如今,涵蓋夜跑、夜秀、夜讀、夜游等七大板塊的“常德七點半”夜經(jīng)濟品牌點燃了全民夜消費的激情,常德市還因勢利導,分行業(yè)成立了“消費者聯(lián)盟”,進一步促進夜消費健康發(fā)展。(記者 劉麟)
關鍵詞: